首頁  > 國內藏學  > 研究機構  > 四川

四川省民族研究所

發(fā)布時間:2021-10-13 15:41:30 | 來源: | 作者: | 責任編輯:

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是省內唯一專門從事民族研究的省級科研機構,始建于1964年,至今已經(jīng)走過45個春秋。45年,成長、成熟一代人的時間,她經(jīng)歷了初創(chuàng)、撤銷、恢復、發(fā)展的風雨歷程,研究人員不斷新老交替,更加專業(yè)化,富有朝氣。全所現(xiàn)有在職人員20人,其中科研人員15人。職稱結構為研究員3人、副研究員4人、副譯審4人、助理研究員3人、實習研究員1人。學歷結構為博士2人,在讀博士2人,碩士1人,本科5人,本科以下5人。離退休人員20人。全所有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5人、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、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。目前,研究所設有民族學與民族史研究室、藏學研究室、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室、民族經(jīng)濟研究室、鄧小平民族理論研究中心、四川少數(shù)民族婦女研究中心。另外,“四川省《格薩爾》工作領導小組”辦公室也設在所內。

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自恢復以來,主持完成了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7項、一般項目(含青年和西部項目)14項。國家民委課題5項、四川省社科基金項目20項、橫向招標課題6項、聯(lián)合國基金項目3項、福特基金項目2項、利眾基金會項目1項、樂施會項目2項、中英艾滋病項目3項。自1996年以來,共獲得省部級獎勵27項,其中一等獎5項、二等獎6項、三等獎16項。還獲得省“五個一”工程三等獎1項。

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工作條件較為艱苦的情況下,執(zhí)著追求科學真理,深入民族地區(qū),扎根民族地區(qū),服務民族地區(qū),獻身民族工作,造就了一批在國內外學術界享譽的著名民族學家、民族史學家和民族問題專家,在全國民族學科領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,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
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,堅持以馬克思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、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學發(fā)展觀為指導,堅持“雙百”方針,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把握時代脈搏,順應時代變革,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駕齊驅。以民族學人類學理論和田野調查方法為主,立足四川民族地區(qū),無論是大小涼山、康巴高原,還是雪山草地、羌寨苗嶺,都留下了民族研究所科研人員田野調查、求索真理的堅實足跡。民族研究所的科研成果,為四川民族地區(qū)的經(jīng)濟發(fā)展、社會進步、政治穩(wěn)定、文化繁榮以及社會主義新時期現(xiàn)代化建設等方面都作出了積極貢獻,成果斐然。在一些重大課題的研究上,為省委、省政府乃至中央的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(jù)。

來源:http://www.scmy.org/page/html/company.php

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。 保留所有權利。 京ICP備06045333號-1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502035580號